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形勢逆轉(一)
關燈
小
中
大
別看牽弘說得慷慨激昂,可今天晚上對於他和他麾下的將士來說,他們的內心都充斥著無與倫比的煎熬。
當韓德部吹響號角的時候,其實牽弘的麾下遠比桑幹縣城的另外兩支大軍要慌亂,如果李世民選擇從此處突襲的話,牽弘部定然是一擊即潰,幾乎不可能有第二種結果。
不過,這卻並非是因為牽弘的麾下訓練比不上另外兩支大軍,而是這支大軍的情況有些不同。
韓德的部下是涼州軍,還是當年李傕、郭汜的降兵,涼州鐵騎見過的世面甚至比張揚那支老陷陣營只多不少,雖說是打散重組的,但基本的骨架還是那支老軍,所以戰鬥力最為強悍,遇襲也更加鎮定。
王淩的部下要差一些,張揚麾下不比江東,如果換做是江東的話,各個將領麾下的大軍很大部分都是自家的私兵,也就是說,江東的軍策更像是草原部落,各個將領統率自己的人馬,在有戰事時,再收攏人馬來到大統領孫權的麾下進行作戰。如王淩這種世家子弟,如果放在江東的話,定然麾下有著人數最多,也最為精銳的大軍。
可惜的是,張揚不是孫權,他可不會慣著任何世家,不管是任何人,想把手伸進他的大軍之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王淩麾下的大軍都是張揚命人訓練出來的新丁,和王家沒有一點關系,他們雖然不算什麽精銳,但絕對不弱於無名渡口韓永的部下,之所以敗得有些淒慘,乃是因為他們的統率同樣沒什麽經驗。
牽弘和他們都不同,他麾下的不是什麽新兵,但同樣也不是什麽老卒,而是他父親牽招的部下。
若以時間來算的話,他們毫無疑問是一群老卒,可惜的是,作為軍法司的軍卒,他們可沒有上戰場的機會,這就導致他們根本沒有一點作戰的經驗,再加上牽弘同樣也是一個新的不能再新的菜鳥,兩者相加,自然成為了桑幹城三部之中最弱的一部。
這也是為什麽號角聲響了許久,城南一直沒有動靜的原因,牽弘雖然沒有經驗,但他不傻,自然清楚若是率領一群沒有整備好的大軍去迎戰處心積慮偷襲的敵人會有什麽樣的下場。
等到他整合好大軍之中,牽弘有些無奈的發現,城北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城中央熊熊燃燒的絕對是糧倉,不可能有其他地方,至於說東邊那個火頭則一定是馬廄的位置。
而進入城中的敵軍竟然沒有來城南襲擊他的部眾,這個原因牽弘思考了很久。
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若是他率軍去救援另外兩部的話,黑暗之中,韓德和王淩兩部十分有可能將他當作敵人,這不是推脫,這種事也一點都不奇怪,不管是在他老子牽招口中,還是他老師劉伯溫的嘴裏,這種戰例都不少見,黑暗之中敵我難辨,像韓德成功找到王淩還沒有發生沖突的事十分的罕見,當然,這也有高句麗大軍都是騎兵的原因。可問題是,此刻的牽弘可不清楚高句麗人究竟有什麽兵種,如果戰事真按他所預想的發展的話,毫無疑問,占便宜的一定是敵軍。
而且若是往深處想一下的話,如果另外兩部損失慘重,他這裏又因為整軍沒有一點動靜,戰後逃出去的同袍會怎麽說,會不會以為他牽弘已經和敵軍之間存在什麽默契?
軍中只認事實,哪怕他安然無恙的率大軍逃回去,那些渾身鮮血的敗兵和他們這些根本沒經歷戰鬥的將士所說的話,張揚會相信誰?
牽弘捫心自問,如果換成自己的話,他一定會相信那些血戰過的將士,畢竟你牽弘和高句麗人沒有一點關系的話,人家憑什麽不打你?
對於敵軍的計劃,牽弘心中大罵不止,可他卻根本沒法改變敵軍的計謀。至於說主動找敵軍大戰,是不是對手暫且不說,那些逃回去的敗卒同樣有足夠的理由懷疑他在做戲,否則的話,為什麽敵軍不趁你沒有穩住跟腳的時候攻打你,非要等你整備好大軍呢?
至於李世民準備拿他當牌坊的事,牽弘沒想過,也根本想不到。牽招跟隨張揚離開幽州之時他的年紀還太小,根本不清楚自家老子在幽州的影響力,自然也就不會往這方面去想。
在他自認為看清敵軍的所有目的之後,沒有一點猶豫,牽弘立即令弓箭手全部登上城墻,其餘各部則靠在城墻邊上警戒。等到這個時候,哪怕高句麗大軍真的來攻的話,軍心已經穩定下來的牽弘部也已經穩如泰山。
隨後牽弘更是果決無比,立即派人出城向代縣求援,之後又命自己麾下為數不多的斥候開始查看桑幹城外四周是否有敵軍大隊的存在。
這些做完之後,牽弘並沒有率領麾下將士投入大戰之中,而是靜靜地等待著天明。
說實話,在做這些事,包括之後一直在等待天亮的時候,牽弘的心中一直充滿著忐忑,他不敢肯定自己做的究竟對不對,之前劉伯溫教導之時曾說過被偷襲該如何如何,可如今的情況卻明顯不同。作為一個將領,他在城中沒有上司,自然不存在圍繞上官來制定軍略的條件,而作為一個主將,他又無法命令城中的其餘兩部,這就導致他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事已至此,不論正確與否,他都無法再去更改自己的軍令,朝令夕改在軍中乃是大忌,極易讓麾下將士不知所措,所以不論正確與否,他都只能按照腦海中的計劃進行下去。
而不久之後,隨著出城斥候的返回,牽弘總算松了一口氣。因為斥候帶回的算是今夜之中唯一的好消息,入城的大軍很有可能就是敵軍的全部,或者只是大軍的前驅,只不過走得太快了些,導致他們已經和後面的大軍產生了脫節。
這兩種情況,牽弘更傾向於前者,並不是因為前者對他有利,而是李淵大軍回援的話,一來,定然無法瞞過自家大王無處不在的斥候,二來,如果李淵真有這等本事的話,放著囤積十萬大軍的代縣不去偷襲,偷襲他們這五千人,除了打草驚蛇之外,還有什麽用?
既然不可能是李淵的大軍,那就只可能是薊縣殘留的高句麗人,就如李世民對桑幹縣了如指掌一般,薊縣城中有多少人馬牽弘同樣清清楚楚。
兩萬大軍,就算再加上郭侃那一萬大軍,總共三萬大軍,攻破桑幹縣確實足夠,但問題是,攻破之後呢?堅守,牽弘可不相信三萬大軍能在自家大王十萬大軍的攻擊之下保住桑幹縣,至於繼續攻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李建成瘋了。
把所有可能的情況排除之後,牽弘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入城的這支敵軍應該就是高句麗大軍的全部,至於目的,無非就是給自家大王一個下馬威,至於其他,應該還有準備讓自家大軍士氣低落的目的。
想到這裏,牽弘無比的心安,如果敵軍只有這點人馬的話,其實無需過多擔憂,只要他能夠安然拖到天亮,等張揚率領大軍趕到的話,這些敵軍還有什麽希望?
不過想到這裏的牽弘卻不再滿足於僅僅固守待援,他的性格跟自家老子無比相像不假,但他畢竟是一個剛剛十八歲的年輕人,心中怎麽可能沒有一點立功的想法?
而且既然他老子牽招把他送到張揚的麾下,自然是不希望自己再如他一般滿足於做一個軍法司的統率,這個職位權利地位都不低,這沒有錯,但究竟有沒有實權卻全看當權者是否信任。他老子在的時候自然沒事,但如果他老子不在,或者當權者換人了呢,他家是否還能得到一樣的信重?
如果能得到,那自然無需多說,可如果得不到,那可就是真正的一落千丈,而且連幫他們家說話的人都不會有。一個家族想要長久的存在下去,僅僅靠剛直絕對是不夠的,牽招剛正,但是不傻,牽弘的兄長跟隨在父親身前明顯是當作繼承人來培養的,而他則是另一條出路,一條甚至比他兄長還要重要的出路!
想明白一切之後,牽弘長出一口氣,稍微活動了一下因為緊握刀柄而變得無比僵硬的右手,他感覺自己從未對一件事如現在一般肯定。
遙望城中依舊在燃燒著的火焰,牽弘不見了之前的惶然和無措,不過此刻的他卻並非如往常一般無比冷漠,而是雙眸之中充斥著無盡的戰意和對戰功的渴望!
“高句麗人,這是本將的成名之戰。你們,準備好了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當韓德部吹響號角的時候,其實牽弘的麾下遠比桑幹縣城的另外兩支大軍要慌亂,如果李世民選擇從此處突襲的話,牽弘部定然是一擊即潰,幾乎不可能有第二種結果。
不過,這卻並非是因為牽弘的麾下訓練比不上另外兩支大軍,而是這支大軍的情況有些不同。
韓德的部下是涼州軍,還是當年李傕、郭汜的降兵,涼州鐵騎見過的世面甚至比張揚那支老陷陣營只多不少,雖說是打散重組的,但基本的骨架還是那支老軍,所以戰鬥力最為強悍,遇襲也更加鎮定。
王淩的部下要差一些,張揚麾下不比江東,如果換做是江東的話,各個將領麾下的大軍很大部分都是自家的私兵,也就是說,江東的軍策更像是草原部落,各個將領統率自己的人馬,在有戰事時,再收攏人馬來到大統領孫權的麾下進行作戰。如王淩這種世家子弟,如果放在江東的話,定然麾下有著人數最多,也最為精銳的大軍。
可惜的是,張揚不是孫權,他可不會慣著任何世家,不管是任何人,想把手伸進他的大軍之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王淩麾下的大軍都是張揚命人訓練出來的新丁,和王家沒有一點關系,他們雖然不算什麽精銳,但絕對不弱於無名渡口韓永的部下,之所以敗得有些淒慘,乃是因為他們的統率同樣沒什麽經驗。
牽弘和他們都不同,他麾下的不是什麽新兵,但同樣也不是什麽老卒,而是他父親牽招的部下。
若以時間來算的話,他們毫無疑問是一群老卒,可惜的是,作為軍法司的軍卒,他們可沒有上戰場的機會,這就導致他們根本沒有一點作戰的經驗,再加上牽弘同樣也是一個新的不能再新的菜鳥,兩者相加,自然成為了桑幹城三部之中最弱的一部。
這也是為什麽號角聲響了許久,城南一直沒有動靜的原因,牽弘雖然沒有經驗,但他不傻,自然清楚若是率領一群沒有整備好的大軍去迎戰處心積慮偷襲的敵人會有什麽樣的下場。
等到他整合好大軍之中,牽弘有些無奈的發現,城北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城中央熊熊燃燒的絕對是糧倉,不可能有其他地方,至於說東邊那個火頭則一定是馬廄的位置。
而進入城中的敵軍竟然沒有來城南襲擊他的部眾,這個原因牽弘思考了很久。
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若是他率軍去救援另外兩部的話,黑暗之中,韓德和王淩兩部十分有可能將他當作敵人,這不是推脫,這種事也一點都不奇怪,不管是在他老子牽招口中,還是他老師劉伯溫的嘴裏,這種戰例都不少見,黑暗之中敵我難辨,像韓德成功找到王淩還沒有發生沖突的事十分的罕見,當然,這也有高句麗大軍都是騎兵的原因。可問題是,此刻的牽弘可不清楚高句麗人究竟有什麽兵種,如果戰事真按他所預想的發展的話,毫無疑問,占便宜的一定是敵軍。
而且若是往深處想一下的話,如果另外兩部損失慘重,他這裏又因為整軍沒有一點動靜,戰後逃出去的同袍會怎麽說,會不會以為他牽弘已經和敵軍之間存在什麽默契?
軍中只認事實,哪怕他安然無恙的率大軍逃回去,那些渾身鮮血的敗兵和他們這些根本沒經歷戰鬥的將士所說的話,張揚會相信誰?
牽弘捫心自問,如果換成自己的話,他一定會相信那些血戰過的將士,畢竟你牽弘和高句麗人沒有一點關系的話,人家憑什麽不打你?
對於敵軍的計劃,牽弘心中大罵不止,可他卻根本沒法改變敵軍的計謀。至於說主動找敵軍大戰,是不是對手暫且不說,那些逃回去的敗卒同樣有足夠的理由懷疑他在做戲,否則的話,為什麽敵軍不趁你沒有穩住跟腳的時候攻打你,非要等你整備好大軍呢?
至於李世民準備拿他當牌坊的事,牽弘沒想過,也根本想不到。牽招跟隨張揚離開幽州之時他的年紀還太小,根本不清楚自家老子在幽州的影響力,自然也就不會往這方面去想。
在他自認為看清敵軍的所有目的之後,沒有一點猶豫,牽弘立即令弓箭手全部登上城墻,其餘各部則靠在城墻邊上警戒。等到這個時候,哪怕高句麗大軍真的來攻的話,軍心已經穩定下來的牽弘部也已經穩如泰山。
隨後牽弘更是果決無比,立即派人出城向代縣求援,之後又命自己麾下為數不多的斥候開始查看桑幹城外四周是否有敵軍大隊的存在。
這些做完之後,牽弘並沒有率領麾下將士投入大戰之中,而是靜靜地等待著天明。
說實話,在做這些事,包括之後一直在等待天亮的時候,牽弘的心中一直充滿著忐忑,他不敢肯定自己做的究竟對不對,之前劉伯溫教導之時曾說過被偷襲該如何如何,可如今的情況卻明顯不同。作為一個將領,他在城中沒有上司,自然不存在圍繞上官來制定軍略的條件,而作為一個主將,他又無法命令城中的其餘兩部,這就導致他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事已至此,不論正確與否,他都無法再去更改自己的軍令,朝令夕改在軍中乃是大忌,極易讓麾下將士不知所措,所以不論正確與否,他都只能按照腦海中的計劃進行下去。
而不久之後,隨著出城斥候的返回,牽弘總算松了一口氣。因為斥候帶回的算是今夜之中唯一的好消息,入城的大軍很有可能就是敵軍的全部,或者只是大軍的前驅,只不過走得太快了些,導致他們已經和後面的大軍產生了脫節。
這兩種情況,牽弘更傾向於前者,並不是因為前者對他有利,而是李淵大軍回援的話,一來,定然無法瞞過自家大王無處不在的斥候,二來,如果李淵真有這等本事的話,放著囤積十萬大軍的代縣不去偷襲,偷襲他們這五千人,除了打草驚蛇之外,還有什麽用?
既然不可能是李淵的大軍,那就只可能是薊縣殘留的高句麗人,就如李世民對桑幹縣了如指掌一般,薊縣城中有多少人馬牽弘同樣清清楚楚。
兩萬大軍,就算再加上郭侃那一萬大軍,總共三萬大軍,攻破桑幹縣確實足夠,但問題是,攻破之後呢?堅守,牽弘可不相信三萬大軍能在自家大王十萬大軍的攻擊之下保住桑幹縣,至於繼續攻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李建成瘋了。
把所有可能的情況排除之後,牽弘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入城的這支敵軍應該就是高句麗大軍的全部,至於目的,無非就是給自家大王一個下馬威,至於其他,應該還有準備讓自家大軍士氣低落的目的。
想到這裏,牽弘無比的心安,如果敵軍只有這點人馬的話,其實無需過多擔憂,只要他能夠安然拖到天亮,等張揚率領大軍趕到的話,這些敵軍還有什麽希望?
不過想到這裏的牽弘卻不再滿足於僅僅固守待援,他的性格跟自家老子無比相像不假,但他畢竟是一個剛剛十八歲的年輕人,心中怎麽可能沒有一點立功的想法?
而且既然他老子牽招把他送到張揚的麾下,自然是不希望自己再如他一般滿足於做一個軍法司的統率,這個職位權利地位都不低,這沒有錯,但究竟有沒有實權卻全看當權者是否信任。他老子在的時候自然沒事,但如果他老子不在,或者當權者換人了呢,他家是否還能得到一樣的信重?
如果能得到,那自然無需多說,可如果得不到,那可就是真正的一落千丈,而且連幫他們家說話的人都不會有。一個家族想要長久的存在下去,僅僅靠剛直絕對是不夠的,牽招剛正,但是不傻,牽弘的兄長跟隨在父親身前明顯是當作繼承人來培養的,而他則是另一條出路,一條甚至比他兄長還要重要的出路!
想明白一切之後,牽弘長出一口氣,稍微活動了一下因為緊握刀柄而變得無比僵硬的右手,他感覺自己從未對一件事如現在一般肯定。
遙望城中依舊在燃燒著的火焰,牽弘不見了之前的惶然和無措,不過此刻的他卻並非如往常一般無比冷漠,而是雙眸之中充斥著無盡的戰意和對戰功的渴望!
“高句麗人,這是本將的成名之戰。你們,準備好了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